其他
中国人民大学防汛应急预案
中国人民大学防汛应急预案
一、总 则
1.1 中国人民大学防汛工作面临的现状
近年来,北京汛期局地性暴雨时有发生,且来势猛、雨量大、难以准确预报,曾造成较严重的突发性洪涝灾害。中国人民大学目前有多处校舍分布在北京市不同地区,各处校舍建筑年代不同,防汛抗洪能力有别,尤其是低洼地带的平房等老旧建筑,遇暴雨等恶劣天气时,极易遭受破坏,给学校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及正常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带来影响。
1.2 编制指导思想
为加强“平安校园”建设,以构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防汛应急体系为目标,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全面提升我校的防汛应急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将防汛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1.3 编制目的
确保学校防汛安全,提高对暴雨洪水、防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减轻灾害损失,维护全校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正常、稳定地开展。
1.4 编制原则
按照安全第一、全校动员、全力抢救、减少损失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学校主导与个人自觉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1.5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北京市防汛应急预案》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及教育部、学校有关规定,结合我校防汛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1.6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中国人民大学所属区域内暴雨、洪水产生的灾害及其次生灾害。
二、应急指挥体系与职责
2.1 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
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由总指挥、副总指挥和成员单位组成,下设办公室。根据情况,成立物资组、抢险组、宣传组、专家顾问组等。
2.1.1 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的主要职责
(1)研究制定我校应对防汛突发公共事件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
(2)负责指挥我校防汛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应对工作,指导、检查各单位开展防汛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
(3)审查各单位防汛应急预案;
(4)分析总结我校防汛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5)负责指挥部所属抢险救援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6)承担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2.1.2 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单位的主要防汛职责
(1)总指挥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校建立汛期安全“一把手”负责制,将防汛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总指挥由学校党委书记靳诺、校长陈雨露担任,负责全校防汛应急指挥部的领导工作,对全校防汛工作实施统一指挥。
(2)副总指挥
副总指挥由查显友副校长担任。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做好全校防汛抗洪抢险工作,主要负责协调各防汛工作小组工作,监督检查责任制落实情况。
(3)成员单位
成员单位由学校有关部处及其他相关单位组成,在承担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下达的任务,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具体分工和职责如下:
A、学校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汛期学校安全工作;强化应急管理;落实信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
B、资产与后勤管理处:负责检查学校各类房屋、人防工程的防汛抗灾能力;监督对危险漏雨房屋的检查和抢修;安排应急房源作为受灾人员、物资的避险场所;安排适当房屋作为灾后重建时期的善后周转房源。
C、后勤集团:负责组织协调生活必需品等救灾物资的储备、供应和调拨工作;负责组织、发放灾民生活救济品;负责全校自来水、燃气、电力等基础设施的防汛抢修工作;负责全校防汛应急物资运输车辆的储备、调运和运输工作。
D、世纪明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对明德楼、明德堂、世纪馆、国学馆、藏书馆、博物馆、校医院、清华东路等楼宇进行汛情排查及修缮;负责对对各楼宇避雷设施进行检测维护。
E、苏州校区:负责排查苏州校区防汛安全隐患;负责准备、调配相关防汛物资。
F、老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对老校区漏雨房屋及积水路段进行排查和修复;负责对院区公共区域电路进行检查;负责对古树进行枝杈修剪。
G、印刷厂:负责拈花寺腾退期间的防汛工作;负责对危房进行及时处理。
H、保卫处:负责维护学校防汛抗灾秩序,协助防汛部门组织师生员工撤离和转移;打击盗窃防汛物资、破坏防洪工程设施的犯罪行为;负责防汛的治安保卫工作。
I、财务处:负责落实防汛应急物资和防汛工作所需专项资金;安排受灾师生员工的生活救济款项。
J、学生工作部:负责加强学生的防汛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负责配合学生公寓汛情隐患排查工作。
K、党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全校防汛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和宣传报道,协助做好防汛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
2.1.3 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工作组的主要防汛职责
(1)办公室: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主要负责人由学校办公室主任担任,组成人员由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相关主要防汛职责是:
A、组织落实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决定,协调和调动成员单位应对防汛突发公共事件相关工作;
B、组织制定、修订与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职能相关的专项应急预案,指导各防汛工作小组制定、修订与防汛相关的专项应急预案;
C、负责全校应对防汛突发公共事件的宣传教育与培训;
D、负责收集分析工作信息,及时上报重要信息;
E、负责全校防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习、演练;
F、负责组织全校防汛隐患排查和应急资源的管理工作;
G、负责全校防汛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H、负责专家顾问的联系工作;
I、承担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2)物资组:由财务处、资产与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明德物业、老校区、苏州校区、印刷厂等单位组成,组长由各组成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协调救灾物资的储备、供应和调拨工作。
(3)抢险组:由资产与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明德物业、老校区、苏州校区、印刷厂、保卫处等单位组成,组长由组成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是承担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下达的抢险任务。
(4)宣传组:由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等有关单位组成,主要职责是:
A、加强全校师生的防汛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B、按照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的要求,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方式实施发布汛情、灾情,进行抗洪抢险新闻报道,动员各种力量参加抗洪救灾。
(5)专家顾问组: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聘请防汛、市政、危机管理等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顾问组。主要职责是:
A、在制定防汛有关规定、预案、制度、项目建设方案的过程中提供参考意见;
B、及时反映防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C、为防汛减灾、抢险指挥调度等重大决策提供指导与建议;
D、为防洪标准的修订、完善提供指导意见,对防汛减灾工作进行综合评价。
(6)防汛工作小组
学校各单位应成立各自的防汛工作小组,防汛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是执行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下达的防汛应急抢险调度命令,启动小组的防汛应急预案,组织实施防汛抢险,并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三、应急工作程序
3.1 预报预警
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收集以下信息:
(1)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
(2)防汛工作小组上报的学校各处防汛工作信息;
(3)防汛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上报的防汛工作信息;
(4)其他相关信息。
信息经整理后,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预报预警。
3.2 领导响应
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在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进行指挥决策。必要时,赶赴现场指挥处置。
3.3 防汛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防汛工作小组响应
(1)指挥到位
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在防汛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指挥。必要时,授权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赶赴现场。
(2)会商
根据需要,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与各相关单位进行会商,实施异地指挥。
(3)下达命令
根据会商结果,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按照有关防汛预案,对已经或可能发生险情区域的防汛工作小组下达以下命令。
A、维护治安命令:保卫处等有关部门负责已经或可能发生险情地区的治安秩序和交通疏导。
B、转移命令:在规定时间内,对已经或可能发生险情地区的人、财、物实施安全转移。
C、抢险队伍调度命令:在规定时间内协调抢险组及相关防汛工作小组人员调度。
D、抢险物资调度命令:在规定时间内将抢险及救济物资送达指定地点。
(4)进驻现场
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派有关负责人进驻现场,与相关防汛工作小组组成现场指挥。
(5)信息报告
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及时掌握最新信息,经整理后及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指挥部成员单位各防汛工作小组及时掌握所属范围内的最新信息,经整理后上报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
四、总结和报道
4.1 调查和总结
各相关单位应适时成立时间原因调查小组,调查和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发展趋势,预测时间后果并收集有关资料,一般在处置结束4天内,将总结报告报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4.2 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
防汛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相关规定,在有关单位的协调下,由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具体负责。
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工作应及时、准确,对于一些敏感事件,应该坚持正确的引导舆论导向。
五、预案管理
5.1 预案制度
本预案由中国人民大学负责制定,学校防汛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5.2 预案修订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机构调整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针对应急处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出现的新情况,要适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
5.3 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