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要点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注重内涵发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落实我校“十二五”规划、“十年腾飞”计划、提升国际性计划的目标和任务。牢牢抓住学科建设不放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把“回归大学本位”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实施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思想库”建设、学科国际性提升、学校形象建设和美丽校园建设“五大战略”,开创崭新局面。

二、工作内容

(一)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

1.认真做好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的总结工作。总结经验,增强信心;根据评估具体指标,全面深入分析各学科建设的优劣得失,找出短板、找准方向、找准对策。学校组织总结表彰和形势分析会,谋划学科发展新举措,推动学科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2.根据学校学科建设总体规划,认真做好“211”四期的规划、申报工作,高质量完成“985”三期最后一年的项目实施和结项工作,实现成果好、绩效好,资金零结余、合规范。以创新精神搞好“2011计划”协同创新平台的谋划、申报和建设,探索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的新体制、新措施,探索国家智库建设的新模式。检查评估学校“十二五”规划、“十年腾飞”计划、提升国际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指标体系,根据新情况研究完善学校学科布局,根据现有实践推出学科特区管理办法。

3.做好新一轮理工学科发展规划。按照“高起点、相关联、入主流、高水平”的思路,面向国家在科技发展与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明确发展目标,学校加大支持力度,探索高效的管理模式。

4.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推进“3231”人才计划的实施,加大知名学者特别是学科领军人物的引进力度;试行“特聘研究员计划”,探索海外人才管理制度体系,积极引导更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通过各种形式为学校服务。

5.改革职称评定和晋升考核体系。服务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育人导向,实施分类管理,合理配置资源;修订《中国人民大学教师考核管理办法》,注重教学业绩,强化激励,试行团队考核方式。

6.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与国外著名大学、学科的合作路径,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已有资源,加快实现每个学科、学院都有一个一流国际合作伙伴的目标并落实学院一级的学生交换项目。加大外籍专家的聘任力度,增强教研活动的国际性。

7.制定实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通过加强岗前培训、完善助教制度、开展中外交流和安排海归青年教师挂职等途径,在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技能提升、身心健康保障、薪酬福利改善等方面给予青年教师支持。成立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专家委员会,制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程计划等,切实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8.继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路线图,研究推进培养方案调整、读史读经典、网络课程资源平台、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校园文化与公共艺术、学生心理健康关怀、英语口语能力提升计划、体育教学改革与体育精神培育等十六大项目。

9.继续实施本科“一年级工程”,加强新生研讨课的课程建设,继续开展“精彩第一年”新生引航计划,对入学新生开展学业引导和人生引导;继续在新生党员中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与训练,充分发挥新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和带动全体新生健康成长。

10.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教授为本科生开设课堂的比例,进一步提升本科课堂教学水平。

11.试点推行本科学分改革方案,贯彻“精实”学分理念,适当减少课堂讲授,提高并落实课外作业等深度学习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精心打造并完善课外教育平台,试点第二专业、课堂外学分等改革措施。

12.成立人才培养委员会,统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负责审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招生工作、专业建设、教研室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师培训、学生社会实践、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定人才培养管理制度,评审各类人才培养奖项,处理人才培养事故。

13.推进文科全员硕博连读,扩大理工学科直博比例;深化博士生初试改革,对于外语水平优异的考生,实施初试外语科目免试制度;继续推广研究生(主要是专业硕士)案例教学;继续推进人文学科博士生培养四年学制改革。

14.继续办好国际小学期,打造核心的稳定的教学团队和课程,总结经验,深化其示范作用,努力为更多的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在校园内即可接受跨文化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

15.加强英文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规划组织英文课程建设;引进和出版海外一流教材;积极推动全英文硕士项目之间的资源共享。

16.深入推进学生外语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外语口语水平和学术交流能力,培养能在国际学术界自由交流的优秀学生和创新人才。

(三)科学研究

17.以提升质量为导向,进一步完善科研考核和奖励办法,承认和鼓励教师以学术服务社会;制定有效措施切实提高ESI国际发文数量和质量,扩大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

18.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和管理,大力扶持调查与数据中心、公共决策实验室、案例中心、大数据中心等科研基础资源平台建设;鼓励跨学科研究,培育稳定的科研创新团队,冲击国家重大项目,争取增设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制定并实施校内科研机构管理办法,定期考核,实行动态管理。

19.加强校内项目体系管理,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项目支持,扩展和提升学校科研品牌,切实提高校内项目资金执行率。

20.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和服务,加强对特大、重大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杜绝违规现象。

(四)精细化管理

21.在全校管理系统建立精细化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在理念转变的基础上,做好制度设计,狠抓细节落实,通盘考虑、扎实推进,推动全校的管理系统尽早建立精细化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22.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系统推进包括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和形象文化在内的大学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推出校史展和专题文化展览,努力建设格调高雅、充满生机、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人大文化。

23.加强管理干部培训,提升管理能力。推进机关和院系基层干部的岗位交流;继续实施基层调研、挂职锻炼、赴海外学习等干部培养措施;适时开展校内干部选学、专题培训等。

24.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依托电子校务系统实施“一张表”工程,为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填报平台;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完善本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平台和学生课程学习平台;加快实现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

25.探索教学楼精细化服务模式。为教师提供特色化服务;修缮部分教学楼设施,更新教学设施,严格日常管理、维护与保养。

26.加强财务和资产管理。继续千方百计地筹集办学经费和资源,充分发挥董事会、校友会和教育基金会在吸引社会捐赠、募集资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财务和资产管理,提高资金和资产使用效益。

(五)美丽校园建设

27.全力推进东校区建设。完成校园总体规划概念性方案设计、所选地块控规编制和报批等征地相关手续办理;督促通州区实质启动征地拆迁相关工作;适时启动东校区校园的修建性规划设计;适时启动东校区校园建筑群(单体建筑)的设计等。

28.加快完成北校区(原首都师范大学海淀校区)移交接收工作,规划北校区使用,完成校舍维修改造;启动清华东路校区的修缮改造工程;回购苏州校区资产。

29.高质量完成西校区改造。按照“环境优雅、建筑精美、色彩和谐、绿色环保”的整体要求完**楼、科研楼、理工楼、教学二楼、教学三楼等楼宇的外立面改造;完成教学二楼南侧、人文楼南北侧、新图书馆南侧的校园景观化改造;完成新一轮的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用房和学生生活用房调整;完成锅炉房工程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完成东南区综合楼、留学生宿舍开工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

30.加快完成老校区改造。着力完成主楼(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加固修缮工程、配电室改造箱式变压器安装工程和红楼及新楼用户天然气入户工程。精心设计,打造中国人民大学“形象总部”和民国史博物馆。

31.开展文明校园建设。贯彻落实与海淀区“共建文明校园,同创文明城区”战略合作意向书,结合校园环境整治,实施校园文明建设系统工程,设立“道德学堂”,组织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创建“整洁、优美、安全、有序、文明”的校园环境。

(六)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32.持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效化、常态化机制,建立健全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党员承诺践诺、三亮三比三评、党支部晋位升级等工作机制;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

33.进一步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在制定实施学院(系)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等重点工作上取得突破;继续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推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34.进一步推进“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继续做好党务公开,做好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工会和离退休职工工作,做好统战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35.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抓三班”(班主任、班集体、班干部)、“促三基”(基层、基础、基本);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案,修订教材和教学大纲,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

36.切实维护学校安全与稳定。开展矛盾排查化解,及时掌握影响校园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完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做好信访工作,依法按政策及时化解师生反映的突出问题;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加强防范,坚决避免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校园安全。